更新時間:2025-07-27 18:00:25作者:佚名
美國總統大選落幕擠壓的英文,白宮迎來新主人,特朗普成功連任,距離上次勝選已過去四年。顯而易見,臺灣地區恐怕將面臨重大經濟壓力。
眾所周知,特朗普出身于商界,盡管他依舊堅持美國政府長期秉持的“挺臺”政策,然而,與過往多數美國總統從政治戰略角度審視臺島問題不同,他將“挺臺”視為一種“交易”:美國若要“保護”臺島,那么臺島自然應當支付“保護費”。
特朗普在競選期間并未明確透露臺島需繳納多少“保護費”,然而,從他擔任美國總統期間向臺島出售武器的總金額中,我們或許能窺見一二。在他執政的四年里,美國對臺軍售總額達到了183億美元;而在拜登執政的四年中,這一數字大約為54億美元。在特朗普執政期間,他推動了多種攻擊性武器的出口,其中不乏被譽為“地表最強戰車”的“M1A2T艾布蘭主力戰車”,還有“海馬斯”火箭系統,以及F16V戰斗機等先進裝備。
四年間,我國向美國采購了總值高達183億美元的武器裝備,這一數額在當時創下了我島內歷屆政府的新高。然而,回顧過往,這一舉措似乎并未達到特朗普的期望。特朗普認為,臺島方面并未向美國繳納足夠的“保護費”。展望未來四年,外界普遍預測特朗普將要求民進黨當局增加武器采購。因此,臺島方面恐怕需要勒緊褲帶,過一段緊日子了。
在臺島議題上,臺積電同樣成為了特朗普的攻擊對象。今年七月,特朗普的一番“他們(臺島)竊取了我們的芯片產業”言論,導致臺積電在臺島的股價當日大幅下滑擠壓的英文,市值甚至一度減少了超過一兆新臺幣。盡管臺積電近年來已在美投資建廠,但特朗普似乎還有更大的野心。
島內輿論普遍預測,一旦他上臺,可能會迫使臺積電全面遷移至美國,這不僅涉及最尖端的制造工藝留學之路,還包括研發部門。此外,之前拜登政府承諾的補貼或許將面臨收回或取消的命運。
面對特朗普可能的大言不慚,民進黨當局若要倚靠美國實現分裂,必將全力迎合美方要求,大幅增加國防預算,這無疑會進一步壓縮其他民生和經濟發展資金,臺島民眾將因此承受不利影響。
正如島內輿論所強調,向美國繳納所謂的保護費并非明智之舉,相較之下,改善與大陸的兩岸關系才是臺灣應當遵循的正確道路。這一觀點在香港《大公報》中得到了明確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