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9 21:43:41作者:佚名
半島全媒體記者 陳亞梅 實習生 吳新越
網絡空間里健身領域的意見領袖數量持續攀升,鍛煉身體、提升抵抗力這些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同時伴隨家服務模式的流行,提供上門體育指導的領域也由此發展起來。
馬振上門上體育課
來自山東體育學院的馬振,是個95后年輕人,他把握住新興產業的機遇,不再做普通職員,而是轉型成為提供上門服務的體育個人教練,經常在青島各個社區來回奔波,為那些不愿意去健身房的人提供教學上門服務。
跑步、拳擊、跳遠……4個月已帶100多名學員
8月18日上午10點整,馬振準時來到曉港名城的入口處。他皮膚呈小麥色,身穿白色短袖上衣,搭配黑色短褲和運動鞋,小腿肌肉線條明顯,顯然是經常鍛煉的人。停好車輛之后,馬振就開始搬運上課需要用的裝備,有小跨欄架,有敏捷梯,還有折疊輔助墊以及立定跳遠墊等等。
馬振現年26歲,大學就讀于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主修散打領域。2018年大學結業后,他投身體育教育領域,至今已有五六年時間。去年,他通過觀看短視頻,機緣巧合地了解到上門體育,由此產生了濃厚興趣。今年4月,他正式投身該行業,成為上門體育指導人員。截至目前,他已教授過超過一百名學員。
通常,馬振駕車攜帶著教學用具前往授課地點,隨身背著一個大包裹,雙手搬運所需設備即可。“學員們通常能夠自行前往訓練場地,操作十分便捷。體積最大的裝備或許就是跳箱之類的器材,倘若確實需要,我們會安排兩位指導人員協助搬運。”
操練場所位于住宅樓底層,抬頭就能看見遼闊無垠的碧海藍天。伴隨著輪船悠長的汽笛聲、陣陣的知了鳴叫,這堂課就此啟動。
馬振帶著孩子們原地活動身體,同時陪他們說話,讓現場氣氛變得很融洽,孩子們的熱情也慢慢被點燃。這堂課涵蓋了力量練習、伸展運動和耐力訓練等內容。課程一開始,他會讓孩子們做些不用器械的動作,讓關節活動開。接著帶領他們跑步,跑完步后進行拉伸,再做一些耐力練習。如果是為了應對考試,就專門練習考試的項目。每節課結束前要抽出十分鐘,讓孩子做做力量練習,也就是進行抗阻訓練,借此活動他的所有肌肉。
訓練設施齊全,活動項目繁多。活動開始后是跑步、跳躍、格斗等練習,每項活動都依據孩子們的具體狀況來安排。活動間隙,馬振時而拿出一個足球,時而拿出一些小飛盤,使整個活動過程充滿趣味,休息時間也變得不再乏味。
馬振會一直留意孩子們的樣貌,當發現他們疲憊時,就讓大家稍作停頓,玩些有意思的小游戲。盡管有樹木遮擋,天氣依然相當濕熱,孩子們很快就會汗流浹背。為了防止他們中暑,馬振會經常問他們是否覺得熱,是否感到疲倦。他的包里總是裝著紙巾雅思一對一私教怎么找,讓孩子們擦汗,并提醒他們多喝水,一整瓶水在課程結束前幾乎都用完了。
從“打工人”到全職上門教練,整個暑假都處于繁忙中
馬振在開始從事上門體育服務前,曾在一家健身工作室工作。馬振表示,他覺得上門體育這個領域很有前景,因此離開了原來的工作單位,決定自己創業做上門體育。目前,他們組建了一個團隊,團隊成員包括四五個教練,這些教練都畢業于山東體育學院雅思一對一私教怎么找,他們負責在青島各個社區提供上門體育指導服務。
上門體育指導的參與人員年齡范圍很廣,主要是學生群體,涵蓋了從小學到大學各個階段,準備參加學校體育考核的中學生比例相對較高,訓練項目除了力量練習和專項技能訓練,還涉及體重控制等內容。
通過查詢小紅書等社交網站發現,單次單獨輔導的費用通常介于兩百到四百元之間。每次輔導的時間長度多為六十分鐘,輔導形式有單獨教學、兩人同堂、三人共學等,但多數情況是個人專屬的單獨輔導。一個完整的培訓過程大約需要三十六次這樣的輔導時間。
馬振整個暑假都非常忙碌,每天要上好幾堂課。每堂課之間,他至少要花一個小時在路上。課程結束后,他得和孩子交流,還得向家長匯報孩子的學習狀況。然后,他立刻就要駕車趕往下一個授課地點。
上門鍛煉確實很累,不過其中也有一些讓馬振深受觸動的時刻,我記得有回,他帶著一個孩子進行訓練,那天的氣溫很高,訓練的強度也不小,孩子滿頭大汗,卻沒提過要停歇,每一個動作都做得非常認真,馬振看到后覺得有些不忍,那節訓練課結束后,他跟孩子說“這節課太不容易了,強度那么高還能堅持完成,你真是了不起”。‘后來孩子對我說,‘教練,據了解你暑期課程安排得很滿,也請你多保重身體,別太辛苦了。’,這番話雖然簡短,卻讓我內心十分觸動。’
夏季是進行家庭健身服務的黃金時段,他每日的教學活動集中在下午兩三點鐘左右,不會自行塞入過多時間,他堅持認為:教學時數不宜過高,一旦課程過于密集,身體容易感到疲憊,而疲憊的狀態會直接影響教學效果。
省時、可戶外訓練……看好上門體育的發展
記者詢問上門體育與機構訓練的優劣之處,馬振指出前者具備顯著長處。他補充道,費用方面,上門體育與機構相差無幾。上門體育的主要好處在于,孩子能在戶外進行鍛煉。當前孩子們,課程多在室內進行,回家后依舊在室內活動。因此起步網校,加強戶外鍛煉,多接觸自然環境,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都將產生積極作用。另外,眾多家長傾向于請教練到家指導鍛煉,主要考慮的是能夠節省家長和孩子的寶貴時間。
酷熱的夏天,馬振總愛在住宅區里找能避陽的地方鍛煉身體。要是碰巧遇見小雨,他會改到車庫里比較穩妥的地方繼續活動,要是遇上暴雨,就會把活動安排往后推。他今年四月剛開始做家庭體育指導,還沒試過在冬天到戶外訓練。不過他也在網上查過其他教練冬天戶外指導的經驗,只要能保證孩子安全,會盡量頂住寒冷,堅持完成訓練。
孩子即便在樓下也能參與體育活動,不過新學員初次上課時,多數家長仍會感到不安,會陪孩子練習一兩個療程。“任何體育活動都存在潛在危險,不過我們會盡量減小這種危險。通常遵循正確的方法,先進行熱身。不能一開始就讓孩子進行高強度的運動,那樣孩子很容易受傷。應當循序漸進,從慢到快,從低強度到高強度,逐步進行訓練。”馬振說。
隨著上門健身的逐步流行,眾多組織和個人開始投身于上門健身私教領域,抖音、小紅書等平臺成為宣傳上門健身私教服務的關鍵渠道,當前參與其中的教師和學員大多為年輕人。
馬振對體育這一行很有把握。他指導過眾多學員,發現確實存在不少孩子體格孱弱的情況,甚至相當一部分孩子連基礎的跑步方法都掌握不好。他說,陪孩子進行鍛煉,見證他們取得進步,自己內心感到十分欣慰。這個領域起步階段從事者數量不多,不過隨之而來的挑戰卻相當可觀。我覺得還是得把課程教好,最根本的方面要做好就行,往后也會持續做家庭體育指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