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7-10 20:24:33作者:佚名
各研究生培養單位:
為了順應研究生教育的發展趨勢,推動我校高層次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不斷完善,旨在提升研究生的培養水平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依據學校“十四五”發展規劃、《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博士研究生培養規定(2025年修訂)》(桂電研8號)以及《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培養規定(2025年修訂)》(桂電研9號)等相關文件的要求,現決定開展2025級研究生培養方案的修訂工作,具體安排如下:
一、基本原則
(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我們堅定地將德育置于教育首位,秉持以人為核心、追求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遵循優化學科布局、彰顯學科特色、增強教育成效、培育優秀人才的宗旨,打造以學生需求為中心的培養模式,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助力學生實現全面健康成長。
(二)符合基本要求,體現優勢和特色。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等相關國家文件,人才培養的質量標準不得低于《一級學科博士碩士學位基本要求》、《專業學位類別(領域)博士、碩士學位基本要求》等國家規定,以及各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發布的最新培養指導方案。在指定的必修環節和必修課程方面,不得省略或簡化;而在可自主設置的課程和環節中,則需彰顯其優勢和特色。
交叉學科需依照《交叉學科設置與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行事,對培養目標進行清晰界定,確保具有預見性和交叉學科的特點,進而確保研究生教育的質量得到有效保障。
(三)遵循分層分類培養原則。
執行《教育部關于深化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分類型發展的指導意見》(教研2號)文件要求,學術學位教育應著重提升科研創新的能力,其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安排需依照《學術學位研究生核心課程指南》進行,并將相關課程納入其中;而專業學位教育則應側重于與職業成長相匹配的實踐應用能力培養,其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安排同樣需參照《專業學位研究生核心課程指南》,并將相關課程納入課程體系。
制定培養計劃需確保碩士與博士教育階段的無縫銜接,既需科學規劃碩士與博士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及培養流程的各個階段,又需考慮本科教育階段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力求避免內容上的重復或簡單拓展。
請點擊下載:研究生核心課程
(四)在制定專業學位培養計劃時,務必包含至少一門或更多具有項目特征的校企合作課程,其中應包括企業專家的授課內容。
(五)針對學科專業特色,分步驟推進課程思政的構建,對研究生課程中的思政要素進行深入挖掘,使之與課程教學有機結合,并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充分彰顯課程的思政教育作用,從專業課程中提煉出思政教育、文化傳承和價值觀念的精髓。
為促進人工智能技術與研究生教育的深度融合網校頭條,加速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升。相關學科的課程內容需緊跟時代步伐,融入適當的人工智能教學模塊,以此提升研究生的培養水平,同時滿足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修(制)訂范圍及要求
2025年度,所有博士及碩士研究生招生涉及的學科領域與學位類型,涵蓋了學術型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計劃、專業型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計劃、學術型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計劃以及專業型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計劃。規定學術型學位授權單位需依據一級學科來制定培養方案,而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則需依據專業學位領域來制定培養方案。
若一級學科或專業學位領域涵蓋多個培養學院,各學院間需加強交流協作,共同擬定培養計劃。在制定培養計劃文本及課程設置表格時,應依據不同方向或領域進行歸類和劃分,從而保障學校在相同學科或專業學位領域培養標準的統一性與連貫性。
各學院需在現有研究生教育成果的基礎上,秉持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參照一流大學相關學科的研究生培養計劃,采納并學習領先的研究生教育經驗和管理模式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研究生院,進而開展培養方案的修訂和論證工作。
三、培養方案基本內容
研究生培養計劃構成了培養研究生的核心準則,其內容通常涵蓋專業概述、培養宗旨、研究領域、學習期限、教育模式、課程體系(包括必修環節)、學位論文撰寫、畢業及學位頒發等要素。各學院還可依據實際情況,增設其他必要的培養內容與規定。具體的相關培養方案模板,請查閱附件進行下載。
在制定培養方案時,課程安排需遵循科學性與合理性原則,兼顧基礎學科、跨學科領域以及前沿科技的發展,確保涵蓋學科或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最新科研成果。對于那些長時間未開設或已不符合培養目標需求的課程,應當進行相應的調整或淘汰。
課程可細分為學位課程、非學位課程以及實踐環節,依據性質可劃分為必修與選修,按照考核形式又可分為考試與考查。學位課程涵蓋公共課程(如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外語課程)、基礎課程(如數學、專業英語和專業理論基礎課)以及專業課程;而非學位課程則包括公共課程和選修課程。學院能夠提供眾多科技前沿、人文素養、社會科學等方面的課程,供研究生自由選擇修讀。
各項課程均需編制教學指導文件。馬克思主義學院負責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大綱編制,外國語學院承擔英語課的教學大綱制定,而其他課程的教學大綱則由相應的培養學院負責組織制訂。
各學科可根據實際情況與未來發展方向,增設相應的培養環節內容與規范,且所涉及的學位授予質量應至少與學校既定標準持平。
四、修(制)訂程序及安排
研究生培養的指導性文件即培養方案,它不僅是彰顯研究生教育特色與優勢的關鍵,也是確保培養質量的基礎性步驟。方案一旦公布,必須得到嚴格的執行。鑒于此,各學院需組建專門的工作團隊,全面開展基礎調研、廣泛征集意見以及專家論證等一系列工作。
6月9日之前,各學院需主動進行社會人才需求調研,借鑒區內外其他高校的研究生培養計劃,廣泛聽取導師、企業導師、授課教師以及研究生的意見,根據學位點的具體狀況,對2025級培養方案的初稿進行修訂或制定。對于新增招生專業的培養方案,還需邀請校外同行專家進行評審。
截至6月13日之前,需將培養方案提交學院分學位評定委員會進行評議和審核,隨后由主管院長簽署并加蓋公章,將2025級各學位點的培養方案、修訂審批表以及課程設置變更匯總表的紙質版本提交至研究生院進行備案,同時將電子版發送至指定郵箱。
在6月20日之前,各學院需依據2025級培養計劃中的課程安排,進入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統,錄入專業的培養計劃以及課程的教學大綱,同時完成2025-2026學年第一學期的課程規劃以及授課教師的分配工作。
相關表格和模板.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