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20 15:51:33作者:佚名
北京物資學院忽然決定更動校名,立刻拋出四個候選方案,立刻引得家長社群議論紛紛。
這一事件發生在五月末,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剛剛公布了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的最新名單,北京物資學院的名字出現在其中。
新聞發布之后,學校當晚迅速組織了一場網絡會議,展示了四份演示文稿內容,分別是北京物資學院、北京物流學院、北京財經學院以及首都財經學院。
學生們同時進行著兩項活動,對著屏幕上的評論表達不滿,稱其聽起來像是某個非官方機構制作的,接著又把投票的網址分享到了社交平臺北京電腦培訓班,結果在一天之內獲得了超過十萬個點擊。
我當年高考踩線進的這所學校,學的是物流管理。
那個時期學校入口處尚無地鐵,如今外出便可直達六號線路,鄰近的京東公司每日派車停靠在校門口,積極招募人才。
教師講授課程時,直接引用順豐的即時信息作為實例,期末的任務是為菜鳥公司設計一張華北倉儲網絡改進的示意圖。
畢業之際,同學們的就業去向呈現兩種情況北京電腦培訓班,一部分進入京東擔任管理培訓生,另一部分則被招行信用卡中心整體接收,所得薪資普遍達到一萬五以上。
改名這事,說白了是學校在給自己貼新標簽。
這所物資學院給人的感覺,頗似退休官員常去的場所,而那所物流學院,則很容易被誤認為是專門培養快遞員的職業學校。
北京財經大學看似借了中財大學的聲勢,首都財經大學則更為霸道,干脆把“首都”這兩個字也注冊了過來。
不論名稱如何,根本目標只有一個:學校需要由學院轉變為大學,務必成功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現在最慌的是在讀生。
老劉是大三學生,最近收到了京東公司的實習錄用通知,了解到學校名稱可能會因為更名而出現在畢業證書上,于是他立刻在晚上前往學校的教務管理部門,咨詢是否可以申請提前完成學業并獲得學位。
研一的新生感到十分為難,她的指導老師正在申請成為博士生導師,倘若學校的級別得到提升,她的碩士學位價值會大幅增長,不過撰寫論文的標準也會隨之提高。
隔壁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學生最為敏銳,他們已經著手了解物資學院與聯合培養博士項目的情況。
畢竟在京城,增設一所冠名“經濟管理”的高校,便添一條保送深造的備選通道。
那個在山西老家的表弟,已經把這所學校填入了他的志愿表,原因十分直接,就是分數達標,位于北京,并且畢業后有機會進入知名企業工作。
說到底,這就是一所老牌行業院校在新時代找活路的故事。
它從物資部門直接轉變為市屬高等院校,從計劃經濟時期的倉儲運輸學校,逐步發展成為智能物流研究中心,歷經六十載,它不斷更迭名稱,轉換發展方向。
這次能不能成,就看北京市教委最后拍板叫啥。
不論名稱如何,560分得以留在北京學習計算機科學,并且能夠利用京東和順豐的實習機會,這筆交易從任何角度看都極具價值。
名字可以改起步網校,但地理位置和行業資源改不了。
在北京,離產業近,就是最大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