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04 20:42:34作者:貝語網校
Boll是一種布林指標,是技術分析中的一種常見指標。該指標最初為用以確認股價高低點的隨機振動線。它是由布林本人(Bollinger)于1970年代提出的,其理論基礎是統計學中的標準差理論。布林指標與其他指標最大的不同之處在于,布林指標對市場趨勢的把握是以上檔壓力線(也稱阻力線)和下檔支撐線為界。當指標線觸及兩條線其中的任何一條時,買賣力度會產生較大的轉折點,其真正的市場含義可以從上檔壓力線(也稱阻力線)和下檔支撐線在布林線的不同位置來進行更深層次的探討。
1. Bollinger Bands:BOLL指標的主體,表示股價的移動范圍。
2. Upper Band:上軌線,表示股價的最高可能點。
3. Lower Band:下軌線,表示股價的最低可能點。
4. Boll Width:BOLL指標中的軌線之間的距離,表示股價的波動幅度。
6. Boll Trigger:在BOLL指標中設置一個特定的交易信號,當股價達到上軌或下軌時進行交易。
7. Boll Channel Breakout:股價突破BOLL通道的上軌或下軌進行交易。
8. Boll Channel Range:BOLL通道的范圍,表示股價可能的波動區間。
這些短語在交易和投資策略中經常使用,可以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市場趨勢和價格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