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3 21:13:15作者:佚名
[id_1431[id_2071176089]5443]
最基本的道德行為規范
和文明素質的體現
[id_1355804943]
[id_561603955]
↓↓↓
01
稱謂禮儀
稱呼老師、長輩時要用敬稱,稱呼同學、朋友時也要有禮貌。
對長輩和父母不能直呼其名,更不能使用不恰當的稱呼,應當用正確的稱謂,例如爸爸、奶奶、老師、叔叔等。
同學之間可以直呼對方的名字,但是不能使用“喂”“哎”這類不禮貌的稱呼來叫同學。不可以給其他人起外號或者叫花名。
02
[id_1837609069]
與家中長輩和父母打招呼時,需依據時辰、情境以及節日的差異,選用對應的表達方式,不可一概而論
(1)早起后問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早上好。
(2)睡覺前祝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媽媽回來啦。
(4)過生日:祝長輩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5)過新年:祝爸爸、媽媽新年愉快。
當父親母親離開家的時候,表達對他們旅途安好的祝愿,同時希望他們工作能夠順利。
(7)當爸爸、媽媽外出歸來時說:爸爸、媽媽回來啦,辛苦了。
外出期間,務必告知親屬自己已離家。若需遠行,應向家人表示無需擔憂,自己能夠妥善照料。抵達終點后,記得通過電話或短信方式,向家人通報安全狀況。
(9)自己回家時,應向父母、長輩打招呼。
03
餐桌禮儀
(一)在家時
1、請長輩先入座。
2、等長輩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進食時,食物和湯需少量多次咽下,嘴要閉著,咀嚼要慢,聲音盡量減小。
4、吃飯時,一手拿筷,一手扶住碗。
5、不敲碗,不翻撒揀菜肴。
收到別人添加的食物,表達感激之情,應當回應以感謝。若非所需,則需明確告知對方,自己已足夠,無需再添,并同樣表達謝意。
7、主動給長輩添飯加菜。
8、先吃完要說“大家慢慢吃”。
9、用餐完畢,幫助父母收拾好碗筷,擦洗餐桌。
(二)在學校時
1、不奔跑,有秩序地進入餐廳。
在指定的座位上,雙腳要并排站好,腿部要平放在地面,保持坐姿舒展,背部要挺直。
用餐時,一只手拿著飯勺,另一只手要托住飯碗。不可以敲擊飯盆,需要保持安靜,做到文明用餐。
4、飯、菜、湯要吃凈(特殊情況例外);不偏食、不挑食。
5、用餐結束,應把凳子整齊地擺入在餐桌下面。
04
待客禮儀
來訪客人需要提前做好安排,確保住所干凈有序。要表現出友好,引領父母安排座位,送上飲品后可以暫時告退。當父母送客時,應向客人表達告別之意。倘若父母不在,需以主人的身份來款待來賓。
來家中做客的同窗摯友,需殷勤相迎,首度到訪,須向長輩逐一引薦,再將上座相讓,可備茶點、鮮果、書卷等款待。
有父母的朋友帶孩子來做客時,可以陪孩子一起玩耍,或者給他講述故事,還可以和他們一同翻閱書籍、欣賞音樂、觀看電視節目。
用餐期間,若有同窗或摯友到訪,需熱情相邀共進餐食,倘若來客表示已用膳,則先讓友人落座小學生文明禮儀順口溜,隨后取些讀物供其閱覽,待其稍作消遣后再繼續用餐。
5、接待老師應像接待長輩一樣熱情莊重。
6、送客要送到門外,并歡迎客人下次再來。
05
做客禮儀
拜訪親友住所務必準時貝語網校,穿著要干凈利落,最好準備些小禮物,借此表達對主人的敬意。
2、在親友家,不能大聲大氣說話,要談吐文明。
未經宅主許可,不得擅自挪用宅內物件,即便是至親近友,也需先行詢問,獲得宅主應允方可使用。
在主人家用餐時,要遵守用餐規矩,不能搶先坐下,不能先碰食物。
分別表達謝意時,可以這樣說,比如感到非常愉快,或者邀請對方到自己的住處做客。
06
穿著禮儀
必須依照要求穿著指定的校服,不可以穿著特異的服裝,佩戴紅領巾是少先隊員的標志。
穿著要整潔,打扮要簡單得體,不要赤膊或穿拖鞋在校園里走動,也不準進入教室。
3、課堂上不敞衣、脫鞋。不追求名牌鞋,以球鞋或平底鞋為好。
4、不佩戴項鏈、耳環(針)、戒指、手鏈、手鐲等飾物。
5、不涂脂抹粉,不畫眉,不文身,不留長指甲,不涂指甲油。
6、按要求修剪頭發,不染發,不燙發。
07
行走禮儀
行走時頭部應抬起小學生文明禮儀順口溜,胸部保持挺直,目光注視前方,雙臂自然擺動,步伐節奏均勻,絕不能出現腳尖朝外八字形、身體搖晃不定,或者小步頻快的姿態。
上下樓時,請沿著右側行走,不可借助欄桿向下滑落。進入教室、辦公室或會場時,務必遵循規定路線,避免推搡。在各功能室活動時,應保持安靜,腳步放緩,以免干擾他人。
碰上認識的人要主動問好,彼此問候,不能假裝沒看見;如果需要說話,要往旁邊或者隱蔽處去聊,不能站在馬路中間或者人多的地方。
行人之間彼此謙讓,會主動為年長者讓行,會主動為行動不便者和需要幫助的人讓道。
向旁人詢問方向,需先使用敬語表達請求,例如說“勞駕,能問個事嗎”“請問”等,詢問時須選用恰當的稱謂,諸如“老伯”“大姐”“大哥”等,接著再提出問題;得到指引后,務必表達感激之情,說“麻煩您了”;若遇他人向你詢問路線,則要認真審慎地給予答復,若自己也不明白,應表明歉意,說“實在對不住,我不清楚,您不妨向旁人探聽一下”。
08
同學禮儀
和同窗交談時應當和藹可親、恭謹,說話聲音要輕柔,聽取同窗講述時必須聚精會神,目光注視同窗,不可隨便中止對方的話語。
同學彼此之間交流應當使用標準漢語,并且表達出尊重的態度。在向同學咨詢事情之前,需要先表達出請求的意愿,可以說“想向您請教你一件事”或者“能否麻煩您指點一下”。如果問題比較復雜,同學暫時無法解答,應該表示理解,可以說“沒關系,這個問題確實不容易說明白,感謝您抽出時間聽我講”。
要尊重同窗,不能給同窗起貶損性外號,也不得稱呼同窗的貶損性外號,更不應說出令他人難過難堪的話語。
同學們應當彼此關懷,積極協助遇到難題的伙伴,應當采用合適途徑,誠懇地提醒同行的短處,或者贊揚對方的優點。
5、男女同學互相尊重和照顧,不欺負對方。
借用同窗物品,務必首先獲得對方許可,同窗的物件務必格外珍惜,并且準時送還,倘若遺失,應當即刻致歉并補償損失。
7、不在同學面前或背后說長論短、搬弄是非,不嘲笑同學。
不計較個人得失,對于同窗的過錯或無禮行為應當大度包容,若給同伴造成阻礙則需致歉。
守時守信,不違背學校規章制度的前提下,承諾同學的事情要盡力完成,如果辦不到,需要表達歉意。
《花田半畝》
【作品簡介】
《花田半畝:一位漂亮女孩的人生絕唱》由田維創作,于2009年3月通過昆侖出版社出版發行,核心內容是作者在罹患不治之癥期間,對于生命價值和青春歲月的感悟、感激以及頑強不屈的精神展現。
《花田半畝》源自田維的網絡日志,田維開設了多個網絡日志,其中“花田半畝”最為知名,其名稱出自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薄痘ㄌ锇氘€》的文本內容匯集了田維所有網絡日志的精粹,還收錄了各界人士的留言和美好祝愿。收錄了梁曉聲先生所作的序文,刊載了田維的日記,收錄了田維創作的小說,收錄了路文彬撰寫的《懷念田維》,收錄了張冠夫著的《青春中不朽的田維》,還有作家、主持人、畫家、出版家、記者、網友以及讀者、友人等各界人士撰寫的《致田維》。
田維,1986年誕生于北京一個尋常人家。她青春年華最絢爛的大學三年級歲月剛過,不幸的疾病也無情地奪走了她如花的生命。她于2001年進入高中部就讀,作為2004屆高三學生畢業,并考入了北京語言大學語文系。田維酷愛寫作,文字風格清新脫俗,雅致淡雅,情感表達細膩而敏感,在同輩學生中堪稱才華出眾者。她上初中二年級期間患上了免疫功能欠佳的病癥,依然繼續學習,但很遺憾在2007年8月13日去世了。
熱點視頻推薦
↓↓↓
推 薦 閱 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