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25-09-18 17:29:18作者:佚名
“包教不包會,退學不退費”
現在,藍翔不再需要靠強制手段吸引學員了。每天都有許多人,他們通過電視廣告了解到學校,然后從各個地方陸陸續續地前來報名。
藍翔的宣傳一直伴隨著我的成長。以常理推斷,一所職業學校歷經多年依然廣受歡迎,其教學質量應當值得肯定。王寧,一位汽修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同時也是今年九月參與跨省沖突的人員之一,他這樣認為。
兩年半之前,王寧乘座交通工具抵達濟南起步網校,于火車站尋得藍翔的接待地點,招生部門的教員隨后引領他探訪坐落于藍翔路的寬闊教學基地,王寧在諸多教學作坊內稍作觀察,深受學子們專注鉆研的精神觸動。
“后來才明白全是假的。”王寧講。由于他自己后來也充當了“表演者”。
王寧回想,當訪問完那所院校后,招生處的教員極力勸說王寧參與體驗學習,只要王寧承擔飲食開支,其他費用全免,他正拿不定主意,飯卡和短期聽課憑證卻迅速辦妥了。
試學期間王寧覺得老師授課非常用心,教學水平很高。然而,一旦學費全部繳清,老師就“不再那么用心地講課了”。
王寧談到初次入學班級人數大約有六十名,臨近畢業時學生數量銳減至四十余名,期間沒有任何學生中途退出并要求退還學習費用的情況發生。
有數名學生證實了不予退還學費的情況,然而榮蘭祥堅決否認,表示無論學生是參與試學還是正式學習,一旦選擇退學就必定會退還所有費用。
為此,榮蘭祥向南方都市報記者展示了大量試學者的退款憑證。然而,當記者要求查看正式學員的退款憑證時,學校的工作人員回應稱,負責此事的教員因家人生病休假,暫時無法提供。
王寧在藍翔待了兩年半,最反感的就是學校不準學生隨便離校。那里每周有六天完全封閉,只有周日能向班主任申請外出。
王寧提到,老師經常以影響學習為借口不批準休假申請。有一次,他的親屬舉行婚禮,班主任態度堅決地不同意。晚上王寧悄悄交給老師兩百元現金,老師便面帶微笑地準予了休假。
鐵的紀律意味著處處都有懲處措施。一次違規外出要被罰1000元,摘下一個果子就要賠200元,宿舍使用違禁電器也要受罰200元,老師相應扣分就抵100元……學校明令禁止把校外東西帶入校園,但根據不少學生說,校內商店的東西賣價比外面貴百分之二十上下。電焊班有位學員向南都記者透露,由于實習用的焊條在校內價格高于市面售價,一包售價20元的焊條,校內卻標價33元,他私下從外面購入并帶入學校,不料被查獲,不僅被處以經濟處罰,還遭受了體罰。
王寧曾經因訂購外賣而受到處罰,老師因此被扣除了兩分。老師表示,若有人導致他被罰款,那么罰金應由那個人支付給他。
王寧的言論,不少學子都表示認同。但是,烹飪與營養學科的李龍(化名)透露,他們繳納給授課老師的罰金學挖掘機哪里好,實際被用于班級公共開銷。
榮蘭祥透露,學校實施的處罰措施,主要施加于教職員工而非學生,不過他也承認,學生若違規上網,將面臨一千元的懲處費用。他強調此舉出發點是為了保障學生的人身安全,認為封閉式管理模式最為適宜,然而這種做法增加了學校的運作負擔,并且時常遭遇學生的抵觸情緒。
挖掘機專業被曝就業率不高
藍翔過去聲稱畢業生全部能找到工作。王敏老師(化名)認為這種說法并不準確,由于各個專業的情況差異顯著。以烹飪專業為例,藍翔與一些酒店有合作,該專業的就業情況確實較好。然而在工程機械領域,也就是學習駕駛挖掘機,從三千名學生中能有三十人找到工作就算相當理想了。因為這個專業需要大量的實際操作,但學校提供的上機訓練時間又非常有限,所以幾乎很少有人能順利就業。
小吳(化名)去挖掘機專業進修了兩個月,結果發現這項工作完全不適合自己,因此不得不回到工地繼續從事搬磚的勞動。
榮蘭祥也坦言,學挖掘機的學生就業情況不太好,不過說有將近一半的人還是能找到工作。他分析,就業率不理想是因為雙方信息溝通不暢。建筑公司很缺人,卻不知道該去哪里招募,而學挖掘機的學生也很想工作,卻不知道該去哪里應聘。
另外學挖掘機哪里好,王敏提到學習挖掘機的費用是5800元,但實際操作時長每天僅限20分鐘。王敏成為校內講師后才明白,設備成本是關鍵因素,普通型號價值七八十萬,高性能的則高達一百六十萬至一百七十萬。長時間使用會加劇機器損耗,同時壓縮操作時長也能節省燃料消耗。
榮蘭祥對此提出異議,指出挖掘機專業的實際操作時長應為半小時,而非二十分鐘。這樣的時長是否合理?榮蘭祥向南方都市報記者進行了詳細說明,以每日半小時的作業量計算燃油消耗,一個學生兩個月的學習期間將耗費超過六百升油,費用高達四千元。而學費為六千八百元,還需考慮教師的教學成本。從經濟角度分析,這樣的時間安排已經相當充分。
然而,王敏向筆者說明,榮蘭祥提及的兩個月六百多升的燃料消耗量,系指車輛全力運行時的數據。常規教學活動中,學員多進行怠速訓練,單日燃油支出不超過二十元。學員參與實際操作的時間為二十五天,據此推算,總耗油量不會超出五百元。